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,亚洲av网站,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,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

全國 [城市選擇] [會員登錄] [講師注冊] [機構注冊] [助教注冊]  
中國企業(yè)培訓講師
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哪里有培訓網(wǎng) > 名師博客 > 股權激勵

股權共享的典范

發(fā)布時間:2017-03-07 22:22:25
 
講師:何萬斌 瀏覽次數(shù):2376
 《董事會》雜志曾經(jīng)就阿里巴巴和華為的股權結(jié)構問題,專門采訪過我。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上一節(jié)就有提到的華為公司。 1988年成立的華為,現(xiàn)在年銷售額高達4000億人民幣,堪稱中國第一企業(yè)。這家公司的成功,股權共享機制是非常重要的關鍵。早在1

《董事會》雜志曾經(jīng)就阿里巴巴和華為的股權結(jié)構問題,專門采訪過我。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上一節(jié)就有提到的華為公司。

1988年成立的華為,現(xiàn)在年銷售額高達4000億人民幣,堪稱中國第一企業(yè)。這家公司的成功,股權共享機制是非常重要的關鍵。早在1997年,華為就建立了《員工持股計劃(ESOP)》,授予高績效員工股票,按照該員工的工作水平和對公司的貢獻決定其獲得的股份數(shù),然后由員工來出錢購買。華為的20余萬名員工中,有大約10萬名員工,通過“工會”,持有公司99%的股權。大致算來,華為股票每股定價大概5~6塊錢,每年分紅12塊錢,年收益率20~30%。員工少則幾萬股,多的有幾百萬股。也就是說,這持股的10余萬名員工中,每年的股票分紅,少的也有十來萬,多的甚至能達到千萬以上。華為員工收益,相當大的一部分來自于分紅。

當一家公司,有一半的員工,擁有自家公司的股票的時候,你可以想象有這么幾個場景:1、員工真正知道,要想自己收入增加,必須確保公司賺錢。2,如果身邊有人貪污腐敗,或者混日子,那就是在坑這8萬多員工的錢。3、如果華為倒閉了,這八萬多員工,當初主要以個人獎金入股的錢,少則幾十萬,多則幾千萬,那就化為烏有了。如果離職,分紅權也就沒有了。


也許有人會擔心,這么多的股東,公司怎么治理?每個目前受雇于華為的持股員工,都有權選舉和被選舉為股東代表,選舉為每五年一次。持股員工會選出51人作為代表,再從51名代表中選出華為17人董事會及監(jiān)事會。同時,任正非有一項從來沒有行使過,但始終保有的權力,那就是一票否決權。

華為的股權共享機制,在傳統(tǒng)企業(yè)當中屬于另類。但這卻是互聯(lián)網(wǎng)公司的普遍做法,比如阿里巴巴。

阿里巴巴有兩個人物特別傳奇。一個是首席財務官蔡崇信。媒體在一直流傳著他的一個段子,當年他放棄數(shù)百萬的年薪加盟阿里巴巴,只拿500元月薪。但媒體沒有報道的是,蔡崇信是阿里巴巴僅次于馬云的第二大個人股東,他所持股份的價值在今天已經(jīng)高達幾百億人民幣。還有一個是菜鳥網(wǎng)絡的首席運營官童文紅。童文紅早年間只是阿里巴巴的前臺,通過一步一步的發(fā)展,如今成了阿里巴巴的核心合伙人,據(jù)說個人身價高達約30億人民幣。

2014年9月份,阿里巴巴上市時,其持股員工人數(shù)多達11000,這些員工人均所持股票金額為2591萬元人民幣。當一家公司,有高達上萬名優(yōu)秀員工,打心底里盼著公司成功的時候,這個力量之大,是超乎想象的。


這不僅對員工是一種強激勵,其實也是一種強約束。有媒體報道,阿里巴巴一副總裁級高管,因為阿里年會、宣傳片、集體婚禮等業(yè)務,收受了260萬的回扣。被查出來后,被判刑,同時取消在阿里所有持股權利。以他在阿里巴巴的資歷和身份,這些持股權利過億元是很正常的。

各位,一個年薪幾十萬的人,為了幾百萬,冒被關好幾年的風險,我想,這是不劃算的買賣??扇绻嬗袃e幸心理,我相信一定有人會去干。但是,為了貪幾百萬,損失掉1個億,那就毫無疑問是一件極其荒唐非常傻冒的事情了。所以,股權共享機制,是有助于防止腐敗的。

股權共享以及被投資人稀釋后,阿里巴巴如何讓權力不失控呢?它有一個*的“湖畔合伙人制度”,這個制度的關鍵內(nèi)容,就是公司9個董事會席位中的5個,必須從阿里巴巴內(nèi)部的核心合伙人中產(chǎn)生。這個制度的本質(zhì)是什么呢?阿里巴巴不是一家主要由外部股東說了算的公司,而是一家由內(nèi)部合伙人說了算的公司。道理其實也很好明白,外部投資人更多的是以財務回報為中心,而內(nèi)部合伙人在財務回報之外,因為有感情的投入,所以也更關心公司的長期發(fā)展。

當然,香港股市不認可阿里巴巴的這個玩法,但是沒關系,*股市認可。于是,阿里巴巴就跑*去上市了。認可還是不認可,這背后的本質(zhì)是什么?一家公司,到底是人力資本更值錢,還是貨幣資本更值錢。

中國企業(yè)的另一個典范,聯(lián)想,它原來是一個集體所有制企業(yè)。一開始,員工是沒有股份的。那后來怎么就有了呢?爭取來的。1994年,聯(lián)想上市,當時聯(lián)想管理層期望員工獲得公司35%的股權。當然,1984年成立的聯(lián)想,中科院只投了20萬,十年時間變成了幾十個億,員工期望擁有35%的股權并不過分。但是,因為涉及的到國有資產(chǎn)分配,中科院做不了主。怎么辦呢?就改成每年獲得35%的分紅權。


因為大家都懂得原因,聯(lián)想對外一直宣稱,就是感謝中科院的開明。但事實,當時的中科院不開明也不行。因為,以柳傳志智慧和品格,他絕不會一邊干著聯(lián)想一邊為自己偷偷的謀取灰色利益。但是,最起碼應該給的,如果不給,結(jié)果會是什么?柳傳志后來自己也說,如果不給,那我肯定就不干了。

到了2001年,聯(lián)想用這么7~8年積攢下來的,一直沒有動的那35%分紅的錢,購買了35%的聯(lián)想股份。對于聯(lián)想來說,股權機制還有一個特別的作用,就是讓老員工擁有了分紅權甚至股權,這就為后來的楊元慶、郭為這批新生代的接班,鋪平了道路。

那么,股權共享的背后,對企業(yè)的管理和組織模式的變革有什么樣的影響呢?



轉(zhuǎn)載:http://santuchuan.cn/zixun_detail/29675.html

何萬斌
[僅限會員]

預約1小時微咨詢式培訓